固定、移动综合运营商希望通过统一的IMS核心网接入固定和移动用户,对WCDMA与WLAN的语音切换业务十分关注。但目前IMS的融合应用还处于实验阶段,具体的应用模式还不十分明朗,将IMS引入固网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。
(1)IMS距离完全继承PSTN网络能力提供PSTN业务还有相当的距离,IMS接入窄带用户提供PSTN仿真业务的能力还处于研究的初始阶 段,支持ISDN业务、V5接入等传统PSTN接入方式还没有开始研究,因此IMS距离完全继承PSTN网络能力提供PSTN业务还有相当的距离。
(2)用户接入问题。IMS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与接入的无关性,由于有线与无线接入方式的不同而导致传输带宽的不同,无线接入方式由于带宽资源有 限所以要求P-CSCF支持SIP的压缩,而对于有线接入方式则没有这种要求。因此不同接入方式对于IMS的功能实体的要求有所差异。现有ADSL接入网 络离NGN对接入网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。
(3)融合数据库,提供融合业务的重要技术条件是具有丰富的用户数据,应探索融合数据库的体系架构。
(4)SIP协议能力扩展后的兼容性。如果IMS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用户,需要支持固定和移动不同能力级的SIP协议,并且要求IMS网络能够识别终端的接入方式,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选用不同的协议参数。所以对于扩展的SIP协议要注意与原有SIP协议的兼容问题。
(5)业务平台的整合,需要理清IMS的业务平台与现有业务平台的关系。从长远来看,融合业务和基于SIP的多媒体业务应在IMS的业务平台来提供。
(6)业务定位,需要明确和定位什么多媒体业务需要在IMS架构上开放,什么业务在IP网上提供。
从技术角度看,IMS发展还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。
(1)网络融合必将会带来功能的复杂。技术上,IMS为网络融合提供了基础,但是由于移动接入方式和固定接入方式在终端、接入网络以及资源调度 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别,这将导致IMS域功能实体的功能需要作相应的扩展,接口以及所采用的协议也需要相应的修改。新的接入方式的引入,必然要对核心网络 IMS提出新的要求,这也使得IMS网络的功能变得更加复杂。
(2)IMS技术还不够成熟稳定。由于基于IMS的网络融合的研究刚刚开始,技术上还不够成熟稳定。从标准上看,虽然ITU-TFGNGN、 3GPP、TISPAN都已经确定了IMS作为NGN的框架,但是如前所述,很多网元和接口的功能需要增强或修改,目前标准组织的活动还处于功能需求的研 究阶段,实现这些功能的流程、消息及参数还需要具体的规范定义。
(3)产品的开发还不能满足大规模建网的需求。从产品的开发看,虽然目前国内外主流厂商都在进行IMS产品的开发,受到标准进程的限制,目前的产品还只是针对IMS某些应用,还不是完整意义的IMS网络产品,还不能满足运营商大规模建网的需求。
(4)QoS还不能保证商用需求。此外,QoS也是IMS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,它决定了网络是否可以满足商用需求。网络的QoS是端到端的服务 质量,由终端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共同保证。在IMS的框架下,核心网络的信令和数据都基于IP承载,而IP网络的QoS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问题, 目前3G核心网也只能采用IP网络中通用的办法来改善QoS,例如DiffServ、MPLS等技术,所以3G核心网络的QoS有赖于IP网络QoS。
(5)安全机 制还有待完善。在网络安全方面,IMS已经定义了相应的安全机制,主要包括IMS鉴权和SIP消息的保护,分别通过AKA机制和逐段对SIP消息进行加密 和一致性保护实现。移动终端接入IMS之前已经进行了相应的鉴权,所以安全性更高一些。但是对于固定终端来说,接入网络没有任何防范,所以IMS的安全机 制显得尤其重要,关于IMS的接入安全的规范还在不断完善之中。
IMS发展趋势
IMS是未来网络的整体架构,其体系架构增强了对基于IP流的可控和可管理性,代表了网络的发展趋势。但目前IMS正处于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, 并未规模商用,因此预计固网运营商将从2007~2008年引入IMS。IMS的引入与接入、承载、控制、业务、支撑等网络的各层面相关,同时也对终端改 造、宽带的发展策略、运营模式带来挑战,因此各运营商需因地制宜地根据需求加以选择。实现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目标,涉及的因素很多。IMS只是在网络和业务 层面提供了融合技术的可能性,但还需要认真研究其可行性、经济性、复杂性和可管理性。
IMS的发展趋势要从网络、终端、应用等方面来看。网络向融合化、安全化、可靠化、易互通、易提供业务等方向发展,IMS系统需要进一步拓展, 如VCC、CSI、QoS以及IMS用于固网和宽带接入等,以适应一些新的应用场景。未来可能出现的IMS终端,将从接入方式,终端形态上看会有多种发展 方向。除了普通的移动终端,将来会出现智能PDA终端、无线数据卡以及SIPIAD型固定终端等,在接入方式上除了WCDMA、EV-DO之外,还会有加 入Wi-Fi的双模终端。应用方面开始从单一的传统继承类应用向融合的、多媒体应用发展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